欢迎访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音乐系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教师

杨时娟

杨时娟,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音乐系大学美育教研室副主任。作为星海音乐学院2009届优秀毕业生,杨老师自2016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音乐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深造,专注于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及声乐演唱与教学等研究领域。她是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和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的会员,长期致力于音乐教育与研究工作,尤其关注音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研方面,杨时娟老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音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发表于《北方音乐》期刊(第04期),探讨了音乐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发表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分析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有效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学方面,杨时娟老师的教学成绩同样突出。她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品位,并在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2019年,她荣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并被评为音乐系年度“优秀教师”。2020年,她再次荣获“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充分体现了其在教学与育人方面的卓越贡献。

此外,杨时娟老师积极参与高校美育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2021年,她主导的《传承岭南经典·歌颂时代新风——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创新优秀案例》项目荣获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进一步巩固了她在美育领域的专业影响力。

杨时娟老师以其扎实的学术背景、卓越的教学成果及创新的美育实践,成为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的中坚力量,始终致力于提升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并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的音乐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邱思晖

邱思晖,广州新华学院声乐教师,讲师。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L'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以优秀且全票通过的成绩取得硕士文凭,并于2015年获得最高级演唱家文凭(相当于博士),系该领域最高级别文凭。曾受邀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元文化艺术节音乐会艺术指导;担任国内外声乐比赛评委,如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比赛声乐评审、香港国际声乐公开赛广东赛区以及中国声乐艺术节广东青年声乐大赛评审等;曾获得法国巴黎金谱号声乐大赛第二名、第十届高等艺术院校全国歌剧声乐展演获得音乐剧组二等奖及外国歌剧咏叹调组三等奖等。

参与广州市级课题《“课程思政”理念下经典红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校级星海音乐学院“创新强校”科研类重大项目《当代广东作曲家艺术歌曲作品演唱与研究》等课题。先后在各类刊物中发表论文,如广东省音乐专业期刊《岭南音乐》中发表《论艺术歌曲<韩江潮>的音乐表现特色》、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中国民族博览》中发表论文《中西合璧,声情相映——论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创作特色》、将于2024年11月在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刊登论文《红色歌曲在声乐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曾于法国巴黎成功举办由隶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会和巴黎三区市政府共同组织“歌剧与艺术歌曲”音乐会;曾于广东汕头成功举办潮籍音乐家音乐会;曾参加广州大剧院欧洲艺术歌曲魅力之夜音乐会等。曾担任法国巴黎塞纳之声合唱团艺术总监、合唱声乐艺术指导,多次带领该团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如:“四海同春”、“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系列音乐会”等。参演系列音乐会:中法建交50周年文艺庆典、巴黎13区政府组织的百花齐放迎春天音乐会、《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欢乐春节大型慰侨演出以及全法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办的“法中文化交流新春音乐会”。


欧阳曦

欧阳曦,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中共党员,讲师,在读博士,硕士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教学(音乐)专业,持有奥尔夫音乐指导师(高级)资格证书,北京音协柯达伊音乐教育学会会员。拥有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书,现兼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团委书记及新华逸仙班特长导师。

教学方面,主讲《音乐教育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视唱练耳》、《微格教学》、《美育与心理健康》等课程,涵盖音乐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课程与教学、视唱练耳教学。

在教学与科研领域,欧阳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就。曾荣获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专(兼)职团干”以及“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师范生技能比赛(音乐组)并获得三等奖,带领学生在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学生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课题《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视唱练耳>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校级课题《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等,并在《新教育时代》和《长江丛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近年来,欧阳曦指导并成功举办了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第一届‘音律青春’音乐理论知识竞赛”,推动音乐理论教育与学生技能发展的结合。在学术研究上,参与了多项省级重点平台与科研项目,致力于探索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


林斐

林斐,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任教师,讲师,兼任理论教研室负责人,在读博士。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员。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任广州新华学院艺术团器乐队指导教师及逸仙班特长导师,致力于音乐课程教学、器乐演奏与教学研究。

在学术研究领域,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及校级课题三项,并作为广州新华学院第六批“博士导研”项目培养对象,开展多层次的学术探索。以独撰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篇,国内国家级、省级期刊论文6篇,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这些研究涵盖音乐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等。

承担《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器乐表演与鉴赏》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与审美素养。多次指导学生在国内外音乐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包括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器乐大赛、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亚洲国际艺术大赛、澳门国际艺术大赛、香港国际艺术大赛、(广州·东京)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等,获特优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2项,学校获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奖一项。教师个人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广州新华学院“优秀教师”以及校艺术团“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表彰。


童秀萍

      童秀萍,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副主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音乐系合唱团常任指挥和校艺术团合唱队常任指挥。广州新华学院第七批“百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合唱与指挥》、《合唱基础》、《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声乐-合唱》等课程,并在课堂中注重结合思政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期致力于合唱艺术的教学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合唱指挥,她领导的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合唱团曾多次获得省级和国际奖项,包括指挥合唱团获广东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合唱组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在教研工作中,童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她主持的《合唱排练》课程被立项为广州新华学院“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已结题并获得校级优秀结题项目。此外,她还主持了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的《合唱与指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项目,该项目已成功结题。目前,童教授正带领团队进行《合唱与指挥》课程的进一步研究,争取将其建设为一流本科课程。

在个人荣誉方面,童教授的教学成绩也得到高度认可。她曾获得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文科组三等奖、广州新华学院第十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同时,她还被评为广州新华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为学院党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童教授在教学、教研和学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的重要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曾在《中国音乐教育》《艺术科技》《大众文艺》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涵盖了合唱教学、思政教育与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等方面。她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学术界对合唱教育的理解,也为提升合唱教育的质量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陈梓阳 

陈梓阳,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硕士,讲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民族声乐专业。现为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指挥专业委员会会员。曾任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艺术教研室负责人,参与了教育部“国培计划”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师专题培训项目的课程研发工作。

陈梓阳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声乐教学与演唱、指挥及音乐教师教育等。长期致力于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在声乐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主持了广东省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自主音乐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出版了多部与声乐教学相关的教材和学术论文。作为副主编之一,参与了《声乐基础实用教程1》(全国高校音乐专业通用教材)的编写工作。此外,陈老师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中华文艺家》,《新编民歌<兰花花>时代及创作背景考释》发表在《艺术家》杂志。

在教学方面,陈梓阳老师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和音乐理解力。指导的学生在多个国内外声乐比赛中屡获殊荣,包括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一届国际声乐公开赛广州赛区二等奖,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艺术展演全国总展演中获得美声银奖和二等奖等。此外,陈老师还积极参与课堂思政建设,指导学生获得广州新华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三等奖。

陈梓阳老师的学术与教学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创新的教学方法,陈老师不仅提升了音乐系的教学质量,也为广大学生在声乐艺术领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陈老师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排演建党汇演节目并参与演出,表现突出。


王丽丽

undefined

王丽丽,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生,抒情女高音,现为玛哈沙拉堪大学音乐学院博士在读。王丽丽老师为广州歌剧协会会员,广州新华学院百名骨干教师,且担任大健康与老年教育专委会理事。201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业方向为声乐演唱。长期致力于声乐教学与艺术研究,并积极参与国内外音乐赛事与学术活动。

王丽丽老师的科研成果丰富,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学术项目。她主持的校级项目《广州新华学院疫情防控校外隔离线上美育教学——歌唱基础学习与欣赏》探索了疫情期间歌唱教学的创新模式。2022年,王丽丽老师又主持了广州市音乐家协会项目《广州童谣在广州中小学的传播、传承与发展》。此外,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文章,如《歌唱唱什么?——兼论声乐教学中的表情性强调》(《黄河之声》)、《秦州小曲曲调特征之谈》(《艺术大观》)以及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上的《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Music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Closed Isolation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Xinhua University’s Closed Isolation》等。

在教学方面,王丽丽老师不断推陈出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声乐技巧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她所指导的学生在多个比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包括获得广东省第十四届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一等奖及合唱比赛二等奖,此外还获得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作为一名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王丽丽老师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活动等方面均有显著贡献。她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连续多年获得广州新华学院的各项荣誉奖项,包括先进个人奖抗疫先锋奖以及年度考核优秀等称号。



王泽群

2C841

王泽群 旅欧青年男中低音,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讲师,波兰肖邦音乐大学博士生。本科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硕士毕业于意大利维琴察音乐学院。师从女高音歌唱家、博士生导师 Jolanta Janucik,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 Giancarlo Pasquetto,男中音歌唱家翟学京教授。

在艺术成就方面,曾在多个重要声乐赛事中屡获殊荣,包括“G. Martinelli-A. Pertile”国际声乐比赛、“Matera” 国际声乐比赛、高等艺术院校全国声乐展演和孔雀杯全国声乐展演。他以浑厚且富有表现力的嗓音成功诠释了多个经典歌剧角色,如在《波希米亚人》中饰演“Colline”,在奥林匹克剧院实验歌剧《奥菲欧》中饰演“Orfeo”。此外,他还在意大利的 Chiesa Monte Berico 和 Chiesa di S. Giovanni Battista 分别出演莫扎特《安魂曲》和弗雷《安魂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王泽群的艺术足迹遍布意大利和波兰的多座重要剧院与音乐厅,包括意大利奥林匹克剧院、圣乔治市政歌剧院、阿奎拉歌剧院,以及波兰肖邦音乐大学音乐厅、雅罗茨拉瓦市政厅。他还曾在中国东莞玉兰大剧院举办音乐会,为中外观众呈现了高水准的音乐演绎。

凭借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与执着,王泽群在演唱和教学领域均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他的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为声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学生与业界的一致好评。


杨超

杨超,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声乐教研室负责人,抒情男中音。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专注于音乐表演方向,并曾在该领域进一步进修。他现为广东省音乐剧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广东省流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同时是广东省声乐家协会与广东省歌剧学会会员。杨超老师自2018年以来还担任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青年教师,以及广东舞蹈戏剧学院声乐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

在音乐剧领域,杨超参与了多部作品的演出,展现了扎实的表演能力与舞台经验。他曾在音乐剧《Hairspray发胶星梦》(2013年及2015年复排版)中饰演主角Link,并在《Tick, tick, boom! 倒数时刻》中担纲男主角John。同年,他还在音乐剧《Chicago芝加哥》中饰演Billy,为舞台增添了亮眼表现。这些经历不仅反映了杨超在音乐剧表演方面的专业水平,也体现了他在角色塑造中的深厚功力。

在声乐领域,杨超屡获殊荣。他在2011年的新加坡国际华人艺术节中获得声乐组银奖;2014年,荣获第三届亚洲青年歌唱家大赛音乐剧组银奖,同时在亚洲音乐剧演唱大赛(新加坡)高等院校组中夺得金奖,并在中国声乐国际大赛(新加坡)中荣获流行唱法金奖。此外,他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广东省文化学会颁发的音乐领域表彰及广东省优秀音乐人奖,这些荣誉进一步肯定了他在音乐教育与表演中的综合实力。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杨超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舞台表现力,同时积极推动音乐剧和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融入自身的舞台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路径。


郭思遥

郭思遥,现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并受聘于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钢琴艺术指导;广州鳟鱼歌剧团常任钢琴艺术指导。本硕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音乐学院。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钢琴学会会员,广州歌剧学会理事广州市合唱协会理事

在多年的钢琴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教授的学生在国内外重要钢琴比赛中屡获佳绩。此外,她还指导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音乐学府,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英国伯明翰音乐学院、美国皮博迪音乐学院等。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她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指导学生工作,曾发表多篇关于钢琴教学和音乐教育的学术论文,主持并参与多项市级、校级课题,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多个省级、校级项目。      

除此之外,她还拥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作为钢琴艺术指导曾参与排演《野火春风斗古城》、《伤逝》、江姐》、《原野》、红河谷》、党的女儿》、《沂蒙山》、《蝙蝠》、《弄臣》、《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卡门》、《维特》、《乡村骑士》、《罗密欧与朱丽叶》、《修女安杰利卡》、《蝴蝶夫人》、《女人心十多部中外歌剧,并在星海音乐学院刘天石教授所创作的诗歌剧《诗经·乐图》首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入选作品)中担任全钢琴伴奏,先后在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和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演出曾多次应邀参加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韩·中国际声乐比赛、高等艺术院校全国歌剧声乐展演等国内外声乐比赛,担任钢琴伴奏,多次获得优秀艺术指导奖。并在2023年荣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   


张徴静

张徵静,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钢琴教研室负责人,俄罗斯华人艺术家协会会员。张老师在本科阶段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始终保持年级前列,屡次荣获校级奖学金。2014年5月,张徵静以优异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荣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同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俄罗斯艺术项目全额奖学金,前往莫斯科——俄罗斯国立格涅辛音乐学院钢琴系深造。

张老师的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钢琴演奏、室内乐艺术与声乐艺术指导。她在俄罗斯的学习经历中,师从俄罗斯功勋艺术家、斯克里亚宾功勋艺术家、国际著名钢琴家及施坦威艺术家尤里·帕格达诺夫教授(Yuri·Bogdanov),以及苏联功勋艺术家、室内乐演奏家格里高利·费多连科教授(George·Fedorenko)和俄罗斯著名声乐艺术指导塔蒂亚娜·索特尼科娃教授(Tadiyana·Sotnikova)。在几年的深造中,张老师不仅获得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系统学习了苏联传统的钢琴教学体系,并结合自我探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钢琴教学方法,尤其适合国内钢琴教学。

在工作经历方面,张徵静老师曾多次参与国内外重要音乐会与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2015年,她在莫斯科的斯克里亚宾纪念馆音乐厅举行了Yuri-Bogdanov师生音乐会;同年,她还参加了莫斯科“华人之声”音乐会,并于2017年在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法音乐学院举办了钢琴与大提琴室内专场音乐会。此外,张老师还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音乐系担任声乐艺术指导与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工作。

张徵静老师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殊荣,曾荣获2004年广东省“蒲公英”杯钢琴组金奖及全国“蒲公英”杯钢琴组金奖;2011年获得院级二等奖学金;2017年在俄罗斯全国“音乐家”杯器乐比赛中获得室内乐组二等奖;同年,在俄罗斯全国“My3blkahtob-Mcnoahntenen”器乐比赛中,她也荣获了大提琴组伴奏一等奖。


蔡璐

蔡璐,现为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理论教研组的教师,主要负责基础和声学、曲式分析等理论作曲课程的教学。蔡老师在学术和教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随后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深造,获得作曲专业的研究生学位。目前,她还在吉隆坡管理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耕音乐学术领域。

蔡老师在科研方面也有显著的成果。2016年,她参与导师的理论作曲课题研究,并撰写了《The analysis of song by Franz Schubert To a lyric by Heinrich Heine from Schenkers perspective》的研究成果报告,成果在校内进行汇报,得到一致好评。2018年至2020年,蔡老师在国内省级及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浅谈如何解决固定音高者即兴伴奏中简谱视唱的音高疑惑》和《浅谈应如何改善固定音高者在音乐听记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些论文为音乐教育和作曲研究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此外,蔡老师积极参与了多个重要的科研项目。2018年,她参与了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大学生自主音乐需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21年,她又参与了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的“音乐文化研究”以及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专题研究,尤其是《“课程思政”理念下经典红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对提升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此外,蔡老师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省级课题“在线开放课程驱动高校混合教学变革研究”,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音乐创作方面,蔡老师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创作活动,尤其是在校园歌曲的创作与改编上成绩斐然。20182021年间,她在校官方媒体平台及广东省学期强国平台等多次发布了原创歌曲《一念清净》和《携手前行》,并参与改编《新华金柳池朝夕印象》《新华荣光》等校园歌曲,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反响。

蔡璐老师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互动,凭借其扎实的学术基础与广泛的研究视野,致力于推动音乐学科在高校中的发展与创新。


廖青

廖青,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

2014年考入俄罗斯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音乐艺术戏剧专业,攻读五年制本硕连读学位,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师从乌克兰大剧院著名歌唱家兼格林卡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Kazimirsky Taisiya Stanislavova2023年,廖青考入俄罗斯格涅辛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攻读副博士学位,目前师从声乐系系主任助理教授Dyadyanova Elena Alekseevna,继续深入研究声乐教学与表演艺术。

廖青在学术领域表现卓越,近年来在多家核心期刊与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包括《浅析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艺术创作特征》《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专业中的教学策略分析》,以及发表于俄罗斯联邦核心期刊ВАК的《俄罗斯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参与了广州市音乐家协会课题《高校音乐教育在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在声乐艺术实践方面,廖青曾参演多部经典歌剧,包括《奥涅金》《弄臣》《波西米亚人》《茶花女》《蝴蝶夫人》《黑桃皇后》等,担任重要角色并广受好评。在校期间,她多次受艺术指导钢琴教授邀请参与全校优秀学生音乐会和专场演出,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回国后,她积极参与剧院与学校的大型演出活动,同时担任多项声乐比赛的评委,致力于推广声乐艺术。

廖青在教学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她多次指导学生在声乐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荣誉,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她将丰富的国际学习与演出经验融入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声乐训练和艺术指导,受到广大学生与同行的高度认可。


郭梦迪

郭梦迪,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欧美同学会会员,致公党党员。郭梦迪老师拥有美国伊萨卡学院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俄罗斯钢琴家Dmitri Novgorodsky。

郭梦迪老师在个人创作和演奏方面均有所建树。2013年,她的原创作曲作品在国家级音乐类报刊发表;同年,她在第三届德国欧米勒钢琴国际公开赛无锡赛区青年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她担任《原创歌曲选集》一书的主编,并完成书籍出版(由江南大学音乐系主办、无锡市音乐文学学会高校分会协办)。

在演出和伴奏方面,郭梦迪老师也有着丰富的经历。2015-2017年,她为伊萨卡学院的Wind Ensemble、Concert Band和Symphonic Band担任钢琴伴奏;2013年,她参与奥地利国际音乐节Tyrolean International的演出;2017年,她还参与了美国康奈尔大学作曲系作品录音活动。

自2020年至今,郭梦迪老师在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担任钢琴教师,为学院的钢琴教学和音乐演出做出了积极贡献。


熊家伟 

熊家伟,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中国音协钢琴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钢琴学会会员,中国国际钢琴教育协会理事。熊家伟老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得钢琴硕士学位,师从谢耿教师和王大立教授。

熊家伟老师在钢琴教学和演奏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成功举办了多场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参与了国内外多个钢琴大赛,并屡获殊荣。除了个人演奏,他还在器乐、声乐音乐会及比赛中担任特邀伴奏与协奏,并获得了诸多奖项。熊家伟老师曾担任多个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包括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音伦国际钢琴大赛、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附中选拔赛等。

在学术研究方面,熊家伟老师参与了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如《21世纪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钢琴》》及谢耿教授编著的《儿童钢琴启蒙教程》,并在《教育》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综合大学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中小组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初探》。

熊家伟老师在教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得多项教学荣誉,包括:

·2024年7月荣获“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广东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20年11月荣获《“中国钢琴好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评选活动》金奖;

·2023年9月荣获“第14届亚洲青少年钢琴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

·2023年荣获第六届“莫扎特纪念奖”国际钢琴公开赛广州赛区“优秀指导教师”;

·第五届维也纳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

·第十届施坦威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华南赛区“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第三届“广东钢琴学会杯”青少年钢琴大赛专业教师组第三名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9年第八届澳门钢琴邀请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吴蕾颖

吴蕾颖,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术管理教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学士学位),并于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获得音乐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自加入广州新华学院以来,致力于艺术管理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与项目策划,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吴老师自2011年起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与音乐项目的组织与策划,积累了扎实的实践背景。在2011年,她参与了“第六届北京国际钢琴艺术节”工作,随后在2012年参与了“第四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的策划工作。2013年,作为参赛者,她在“昊霖杯”中国音乐学院第十一届校园歌手大赛中荣获亚军。2014年,吴老师策划并举办了《演出艺术的数字化创作》全英讲座,并在同年3月至5月期间,担任了北京天洋运河壹号独唱演出,积极参与演出策划工作。

此外,吴老师还参与了多个大型演出项目,如2014年7月参加了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演出季《同筑中国梦 · 建功核心区》;并在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进入陕西省歌舞剧院艺术办公室(演出运作部)实习,参与了多场惠民演出活动的策划与舞台监督工作。她还在2015年策划了“感恩-妙笛声声-蔡绍晖长笛音乐会”,并担任主持人与独唱。

近年来,吴老师继续在音乐与文化领域策划并执行项目,包括策划了多场音乐会及文艺演出。2017年,她策划并举办了“民歌风情--吴蕾颖独唱音乐会”,并在2017年9月总导演了“缘来翼家人”中国电信中秋联欢文艺汇演。

吴老师的学术研究方向集中在艺术管理与音乐教育领域。她发表了多篇关于音乐产业、艺术管理及文化项目运营的论文,包括《寻求陕西省歌舞剧院《仿唐乐舞》更好的发展——基于《仿唐乐舞》市场价值链的调查与分析》、《对莫扎特歌剧的一点理解》等。她还参与了多项关于音乐项目策划的研究与方案撰写,涉及大型文化活动、艺术节策划等主题,如《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快闪演出策划案》及《秦风·秦韵》大型民族音乐会演出策划案等。



区文瀚

区文翰,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术管理专任教师,现为在读博士,世界文化管理学会会员,国际艺术管理(MM-IAM)硕士,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本科。区文翰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湾区文旅融合产业升级与艺术管理筹融资。

自2018年3月起,区文翰在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任教,教授《艺术项目策划与运作》《艺术管理实务》《大众文化导论》等课程,并多次参与策划和组织多个大型学术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实践经验。

区文翰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表演者职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2021)。此外,他在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现为世界文化管理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管理学会会员、星海音乐学院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粤剧文化创意工作坊”负责人,广东省钢琴学会会员,并担任广东流行与即兴钢琴委员会(佛山)副会长。

在社会活动方面,区文翰积极参与多个大型文化和学术项目的策划与组织工作。2019年,他参与策划了“施咏康先生九十华诞系列学术活动”、 “叶小纲工作室成立仪式”以及“永远的星海——《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研讨会”等学术活动;2018年,他策划了“筑梦未来——2018粤港澳大湾区表演艺术管理校际合作高峰论坛”,并组织了“首届海口国际音乐节”等活动。

 


谢思源

谢思源,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艺术管理教师,中共党员,拥有星海音乐学院艺术学(艺术管理方向)硕士学位。谢思源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积极进取,曾指导学生在多个全国性创意策划和创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扎实的艺术管理专业能力和指导经验。

在教学成果方面,谢思源指导音乐系学生参加了多个创意策划及创业大赛。2021年,他指导两组学生队伍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意策划大赛,分别获得优秀奖和单向特色奖,同年,还指导学生参加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校内竞赛,并荣获铜奖。2022年,谢思源继续带领两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意策划大赛,再次获得优秀奖,充分体现了他在艺术管理领域的指导能力与学生培养成效。

在工作经历方面,谢思源拥有丰富的舞台监督及文化交流经验。2016年,他参加了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中国演艺走出去品牌译介与传播高级研修班,进一步提升了其在艺术项目策划和传播方面的专业素养。此外,他曾任广东民族乐团舞台监督,参与了114场国内外音乐会的组织与实施,包括2017年经典回首30传世名著《红楼梦》全版音乐会、2017年《澳门变奏—2017蓝色之翼》音乐会等知名演出项目。这些演出涵盖了众多经典音乐作品和重要音乐会,谢思源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幕后支持作用。

此外,谢思源还参与了多场大型音乐会的策划与执行,如2017年国乐盛典新年音乐会、2017欢乐春节广东民族乐团中亚巡演、2018岁月回响——王国潼与广东民族乐团音乐会等,展现了他在跨文化交流和艺术项目组织方面的专业能力。



春萍

冯春萍,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任教师,硕士,本硕均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文化产业。冯春萍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音乐文化产业和项目管理领域表现突出。

在实践经历方

面,冯春萍参与了多个与音乐文化产业相关的重要项目。20208月,她参与了四川宣汉的一村一舞计划,与北京大学非遗歌舞文创团队一道,深入挖掘宣汉古巴国文化,进行民间歌曲的采风与整理,并就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为当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力量。202010月至20215月,冯春萍在北京网易研发中心担任音乐监制实习生,协助筛选优质歌曲并与音乐人、音乐公司对接,参与音乐推广策划及其执行工作,为其在音乐推广领域的经验积累奠定了基础。20215月至6月,她又在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担任版权合作实习生,负责管理歌曲的上线与资源位申请,协助进行达人账号投放,并参与专辑销售数据分析,进一步拓宽了其在音乐产业链各环节的实践能力。

此外,冯春萍还曾在国家大剧院担任剧目制作部实习生,参与歌剧《党的女儿》《贾尼·斯基基》的制作工作,负责剧务协调、排练跟进、艺术家接待等工作,为剧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她还在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办担任考官,负责广东地区300名古筝考生的考级评审,展现了她在音乐教育与评审领域的专业能力。

在获奖方面,冯春萍曾获得全球华人器乐大赛金奖及广东古筝公开赛银奖,并于2020-2021学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她还因指导音乐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意策划大赛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进一步彰显了她在教学与学生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



石君红 

石君红,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东方文化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为中韩交流韩国振兴院第一届理事及韩国职业教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育学及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术方面,石君红已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国内学术论文5篇,并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此外,她还参编了2部学术专著,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赛事。

石君红担任的主要课程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美学基础》、《音乐教育心理学》、《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等,培养了大批学生在音乐学术及实践领域的能力。她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国家级课题,涉及高校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研究、普通高校音乐艺术与学生心理健康融合式教育模式构建路径研究等领域。近期,还主持了《潮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等课题。

在科研成果方面,石君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桑植民歌文化变迁》及其英文版《An Analysis of Cultural changes of Sangzhi Folk songs in Hunan Province in China》均发表于韩国核心期刊,成为其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她还主编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和《音乐教学与音乐表演艺术研究》两部专著。

石君红的学术贡献获得了多项荣誉,她曾荣获2019年中韩交流教授音乐会优秀奖,并在2020年获得论文《桑植民歌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优秀论文一等奖。2023年,她主持的课题《普通高校音乐艺术与学生心理健康融合式教育模式构建路径探究》获得科研成果一等奖。此外,她还获得了2022年中韩第一届艺术展示会国际交流贡献奖。


曾瑶

曾瑶,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职教师,201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舞蹈创编与教学。现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职教师,并且是中国舞蹈家协会注册教师和考级师资10级。多年来,曾瑶致力于岭南舞蹈文化的研究,并积极参与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亚洲艺术节等赛事,带领学生参加广东大学生舞蹈大赛、大艺展等。

此外,曾瑶还参加了多个国家级和国际性的舞蹈学术研讨会,并参编了岭南传统舞蹈精品课例。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舞蹈相关论文,并参与创作了多个获省级奖项的优秀舞蹈作品。曾瑶本科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荣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硕士期间获学业一等奖学金。

科研成果:

1. 发表论文《浅谈舞蹈肢体语言对于音乐剧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性》(炫动漫·教学与创作)。

2. 发表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梅州客家舞蹈的发展与思考》(尚舞,国家级刊物)。

3. 发表论文《探析梅州客家“杯花舞”舞蹈形式的纵向发展》(大众文艺,省级刊物)。

4. 发表论文《符号价值视野下的南粤麒麟舞——麒麟舞进高校的思考》(研讨会论文集)。

5. 20191月,参编教材《高等师范院校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西南大学出版社)。

6. 20226月,参与省级课题《广府童谣在传承岭南语言文化中的教育作用的研究》。

7. 20231月,参与省级课题《新时代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对策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为论述对象》。


陈宛璐

undefined

陈婉璐,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任教师,青年抒情次女高音。2013年本科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戴玉强教授。多年来,陈婉璐致力于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以扎实的学术基础与丰富的舞台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领域,陈婉璐以严谨的态度和出色的指导能力屡获殊荣。自2019年至2023年,她连续五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央音展演”优秀声乐指导教师称号,并于2019年被聘为“央音展演”特邀评委。她指导的学生在各类声乐比赛中屡创佳绩,包括2020年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声乐辅导一等奖及西乐辅导一等奖,2024年“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活动舞台剧目类比赛二等奖等,充分展现了她在声乐教学中的专业水平与创新精神。

在学术研究方面,陈婉璐聚焦声乐美声艺术的表现与发展,发表了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代表性论文包括《声乐美声艺术在当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及其发展研究》和《大学音乐教学中声乐美声唱法的表现技巧与训练》,分别发表于《名家名作》和《炫动漫》。这些研究为声乐教学和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艺术实践方面,陈婉璐舞台经验丰富,自2010年起便多次代表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参加国家大剧院、中华大剧院、天津大剧院等多地演出,参与《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等经典歌剧展演。她还在全军汇演、清华大学《梦起飞》文艺汇演及“爱是永恒”音乐会等活动中担任主要角色。2015年,她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爱给了你》,并发行同名单曲。2023年,陈婉璐受邀录制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节目,并发行原创歌曲《一路走来》,展示了她在艺术创作上的实力与潜力。



常海

常海,低男中音,硕士研究生,现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歌剧演员。常海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广州歌剧学会会员,并与广州鳟鱼歌剧艺术团、广州歌剧舞剧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此外,常海还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及广州市艺术中学的外聘声乐教师。

常海于2017年9月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星海音乐学院攻读美声表演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湛江师范学院音乐系的郝军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的朱梅玲教授、旅美女中音歌唱家邓韵女士,以及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育家杨岩教授,经过多位专家的精心指导,逐步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基础。

在歌剧与音乐剧的演出方面,常海的表现同样亮眼。他曾参演多个中国原创歌剧及经典作品,包括《中国原创诗歌剧《诗经·乐图》》中的“壮士”一角、《中国原创歌剧《星海星海》》中的“米尚人”、以及《中国原创歌剧《宋庆龄》》中的“邓演达”等。他的演绎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并且在普契尼的《图兰朵》、威尔第的《茶花女》、莫扎特的《费加罗婚礼》等经典歌剧中有着出色表现。除此之外,常海还参演了诸如《歌剧魅影》和《悲惨世界》等著名音乐剧,展示了广泛的艺术风格和舞台表现力。

在比赛与奖项方面,常海也屡获殊荣。2019年,他在“第九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比赛”中荣获歌剧咏叹调专业院校研究生教师组三等奖;同年,他还获得了“第一届Sesto Bruscantini国际声乐比赛”的优秀奖。2018年,常海在意大利举办的“Premio Castelli Romani”国际歌剧演唱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在同年获得了第56届意大利布赛托威尔第之声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三等奖。此外,他还在“黄龙国际音乐季”美声专业研究生组中获得银奖,并在“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中获得美声组三等奖。



聂榕

聂榕,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任教师,中共党员,广东省钢琴学会会员,中国国际钢琴教育协会会员,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硕士。聂榕老师在钢琴艺术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师从钢琴大师王大立教授、著名钢琴教育家谢耿教授,并得到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应诗真教授、德国戴特莫尔德音乐学院凯里希教授、加拿大钢琴家卢德米娜以及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曼弗雷德·福克教授等艺术家与教育家的悉心指导。

在学术成就方面,聂榕老师担任了《钢琴》教材(王大立主编)副主编,该书作为21世纪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由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她还参与了《儿童钢琴启蒙教程》(谢耿编著)的示范演奏录制,这些作品已成为钢琴教育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聂榕老师在钢琴比赛和演出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她在第二届澳门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钢琴比赛中荣获铜奖,并在第二届广东KAWAI杯钢琴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此外,她在多个重要赛事中屡获殊荣,包括第三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大赛广东省“银奖”、全国“银奖”、广东省第二届全国“卡丹萨”杯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比赛三等奖等。她还在“莎德杯”钢琴比赛广东省总决赛中获得第四名,并在“长江钢琴杯”第三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钢琴展演广州赛区中荣获三等奖。2021年,她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获得厦门钢琴公开赛和第十届澳门钢琴邀请赛的指导奖。

此外,聂榕老师的个人演出经历同样丰富多彩。她曾于20086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毕业音乐会,20111027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2114日在星海音乐厅举行钢琴协奏曲音乐会,并于同年116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展现了她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卓越才能。



李妙璇

李妙璇,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钢琴硕士,美国太平洋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她曾任教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担任钢琴专任教师及声乐艺术指导教师,长期专注于钢琴教学与声乐艺术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教学经验,李妙璇多次指导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多名学生成功考入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等知名音乐院校。

李妙璇师从多位知名音乐教育家,包括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键盘系主任周毅教授、俄罗斯国际高等师范教育科学院院士及著名钢琴教育家沈乃凡教授,以及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钢琴家和教育家波波娃教授(G.V. POPOVA)。她在教学中将传统与现代钢琴教育方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艺术表达与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学术领域,李妙璇主持完成《二十世纪上半叶中法钢琴音乐的民族性研究》等科研课题,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专业论文,涵盖钢琴演奏技巧、曲式分析及艺术指导教学方法等领域。她曾担任法国巴黎音乐大赛钢琴专场广州赛区评委,为国际钢琴教育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妙璇还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曾于2010年至2014年间在天津和广州成功举办三场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展现了她深厚的艺术造诣。她的教学成果卓著,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并获得包括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澳门钢琴邀请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项荣誉。

李妙璇的研究方向涵盖钢琴演奏与教学、声乐艺术指导以及中法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她在教学中注重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音乐人才贡献了自己的专业力量。


朱素平

朱素平,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抒情女高音。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美声演唱专业,现为乌克兰苏梅国立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在读。朱素平于2011年完成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本科学业,后以全国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星海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师从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研室主任欧海鸥副教授。

朱素平长期致力于声乐艺术的探索与研究,成绩斐然,屡获殊荣。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她连续三年荣获星海音乐学院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荣膺2023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和“优秀学位专场奖”。其艺术才华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曾荣获2020年广东省第三届青年歌手声乐大赛本科研究生组银奖,2021年广东省第四届青年歌手大赛美声专业组银奖,并于2021年获得德国爱乐音乐大赛中国赛区声乐专业金奖。2022年,她又在德国爱乐音乐大赛全球总决赛中夺得声乐专业金奖,展现了卓越的艺术实力与国际化视野。

朱素平积极投身文艺演出,致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了多项具有社会意义的演出活动。她曾参演“中国音乐经典中的党史——红色经典歌剧”音乐会、“乐雅穗乡——红歌嘹亮颂党恩”音乐会、“广州大剧院——民族歌剧中的女性之音”音乐会,以及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建党一百周年——永远跟你走”音乐剧等,展现了深厚的艺术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此外,她还参与了由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与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南方日报联合举办的“歌声嘹亮颂党恩”主题线上展演活动,彰显了其在艺术领域的多维度贡献。

在教学方面,朱素平具有十余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自2011年起,她担任音乐培训机构声乐主管教师,2021年起担任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本科生声乐必修课助教,培养了大量音乐专业人才。多名学子在她的指导下成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英国曼彻斯特音乐学院等国内外顶尖音乐学府。



梁嘉轩

梁嘉轩,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任教师,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主修声乐演唱,获得音乐表演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获得音乐文学硕士学位。凭借扎实的学术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梁嘉轩致力于音乐教学、声乐表演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在教学与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学术研究方面,梁嘉轩以音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以及声乐教学与演唱法为主要研究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创新视角。她发表了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探讨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的多元可能性。例如,《浅析中国艺术歌曲“山中”的艺术特征》深入分析了中国艺术歌曲在音乐表达与情感传递中的独特艺术特征;《以“我心永恒”为例浅析影视音乐对剧情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影视音乐在叙事中的作用,为音乐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此外,她还通过《浅析儿童合唱排练中的声音训练方法》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音乐教学中的评论方法》两篇论文,为儿童音乐教学与评价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了她在音乐教学领域的独特见解,也为实践中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教学实践中,梁嘉轩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全面发展。她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情感引导,将音乐理论与表演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音乐学习体验。无论是声乐演唱的技巧训练,还是音乐教学的实践指导,她都能以精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实现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梁嘉轩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还积极推动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她将音乐教学法与心理学研究有机结合,通过对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评论方法及声音训练的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她始终坚信,音乐教育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情感与艺术的传递。

作为一名致力于教学与研究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梁嘉轩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厚的专业积淀以及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在音乐教育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李慧琳

 

李慧琳,中共党员,现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音乐理论教师,硕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音乐史。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中,她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术能力。

在教学方面,李慧琳主讲《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视唱练耳》和《钢琴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涵盖音乐理论与实践,注重学生音乐审美与学术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她以生动的教学风格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深受学生的喜爱。

李慧琳的学术与实践经历丰富。硕士阶段,她担任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外国音乐史》课程辅导教师,协助导师开展教学工作,积累了扎实的教学经验。同时,她作为音乐学院学术交流部研究生助理,协助学院组织学术讲座与艺术实践活动,为推动学术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此外,她还担任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学术部工作人员,以及硕士毕业答辩秘书、开题答辩秘书和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秘书,展现了出色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李慧琳积极参与音乐文化的推广工作。她曾参与华南师范大学与广州市文化馆联合举办的文化美育普及讲座系列活动,并撰写文章《课堂搬进社区,家门口欣赏高雅艺术》,发表于《羊城晚报》,通过实际行动推动音乐文化走进社区。她的努力不仅限于学术研究,还体现在社会服务中,荣获2024东莞市高等院校无偿献血组织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充分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李慧琳的艺术实践经历也十分丰富。本科期间,她作为校艺术团成员,参与多场校级演出,并成功举办了四时毕业音乐会,展现了扎实的音乐演奏与表演能力。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李慧琳秉承严谨治学、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度的责任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术能力。


郑静漫

10679

郑静漫,现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任教师,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音乐史硕士,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在中国音乐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方面有一定造诣,尤其关注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变过程与其文化背景,研究成果获学术界认可。

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领域。曾发表论文《试论柞钟编组与音列的内在逻辑》,该论文于《歌海》2022年第1期发表,探讨了中国古代乐器柞钟在编组与音列上的内在逻辑,展示了她在音乐学术研究中的严谨态度与独特视角。此外,郑静漫还参与了多个重要学术项目,并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她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岭南文化辞典》艺术板块的编撰委员会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编写工作,推动了岭南文化艺术遗产的学术传播。在国家级项目的参与方面,她作为撰写成员之一,参与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音乐文化研究》,该项目致力于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音乐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郑静漫在学术工作中的卓越表现也得到了学院的高度认可。在2020-2021学年度荣获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论文评比一等奖,这一奖项不仅肯定了她在学术研究上的努力,也彰显了她在论文写作方面的能力。此外,她还被评为2020-2021学年度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体现了她在工作与学习中的优秀表现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作为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的专任教师,郑静漫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致力于将中国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传承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与文化素养。她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更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王源

王源,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萨克斯专职教师,中国乐器协会萨克斯管(电吹管)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德国韦笙堡乐器荣誉教师,在读博士。他曾担任法国巴黎萨克雷爵士乐大乐队和伊尼市管乐团首席中音萨克斯演奏员,以及北京SWG爵士乐团萨克斯主要演奏员。

王源毕业于法国Argenteuil省级音乐舞蹈与戏剧学院及Paris-Saclay省级音乐学院,获现代乐与爵士乐专业萨克斯双硕士学位,师从法国知名萨克斯教育家Antoine Daurès及法国国家爵士乐团多位爵士大师。在法学习期间,他系统研修爵士乐即兴演奏、现代和声技术及音乐改编创作,全面提升了对现代音乐与爵士乐的艺术理解,并在演奏、创作及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王源在法国留学期间,每年参与超过40场高水平音乐会演出,足迹遍布奥赛市文化节、法国兰斯市与奥赛市新年音乐会、Sidewalk Story电影现场配乐音乐会以及巴黎南部地区艺术节与音乐节等国际舞台。他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为爵士乐大乐队改编Gil EvansAngel、中国民乐《步步高》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中西文化元素的独特融合与艺术实践的创造力。此外,他于2020年主导了《电影原声音乐与舞蹈》项目的改编与配器工作,涉及11首经典电影原声音乐,充分体现了他在音乐创作领域的深厚功底与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者,王源致力于推动现代音乐与爵士乐文化的传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艺术表达能力。他曾受邀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法语联盟等机构举办专题讲座,如《绕不开的爵士乐》、《爵士乐灵魂——即兴演奏》等,广受听众好评。在疫情期间,他通过国际化云平台举办音乐讲座与演奏活动,将现代乐与爵士乐的艺术价值传播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回国后,王源积极参与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代表法国与中国的音乐团体及文化机构进行演出与学术讲座。他曾应匈牙利驻华使馆文化处、法语联盟及惠州文化中心等机构邀请,担任重要演出的特邀演奏嘉宾。他的表演不仅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水准,更为中外文化交流注入了新活力。  


许梓烽

许梓烽,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男中音,广州歌剧学会理事,星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陈晓教授,并荣获星海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优秀毕业生称号。

许梓烽在歌剧演出方面成就卓著,参演过多部经典歌剧并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原野》中的常五伯、《伤逝》中的男歌者、《江姐》中的蓝洪顺、《诗经·乐图》中的将军、《绿色森林》中的金钱松爷爷、《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安东尼奥、《蝙蝠》中的弗朗克以及《唐璜》中的莱普雷洛等。他的表演不仅富有艺术张力,还充满深刻的情感表达,获得了观众与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活跃的演艺工作者,许梓烽多次受邀参加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人民政府等机构主办的重要文化艺术活动,涵盖了大型民族管弦音诗《大湾情缘》、广州二沙岛户外音乐会、《古韵新绎——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品析和演绎音乐会》、广府庙会文艺演出、纪念广州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周年晚会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演出,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艺术创作与教学领域,许梓烽荣获多个奖项,包括第十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展演中获得中国作品(美声唱法)组三等奖和歌剧咏叹调组三等奖,并在广州市第四届原创音乐舞蹈大赛中荣获银奖。这些荣誉见证了他在声乐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与不懈追求。

许梓烽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卓越的演艺才华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持续在音乐教育与艺术表演中追求卓越,为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君熙

李君熙,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琵琶专职教师,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理事,兼任岭南音乐普及委员会理事,以及广东卫视珠江频道签约艺人。星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民族器乐研究与琵琶演奏方向,师从缪晓铮教授等多位国内著名琵琶演奏家。在长达十余年的学习与演奏生涯中,她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与深厚的学术功底,成为广东地区民族音乐领域的杰出代表。  

李君熙11岁即开始跟随星海音乐学院殷惠麟教授学习琵琶演奏,后得益于方锦龙、刘焕章、黄肇琼、杜欣欣等多位国乐大师的指导。除了琵琶外,还擅长琵琶及中阮、秦琴、大小三弦等多种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并在广东音乐、民族室内乐重奏及流行音乐等不同领域展现出卓越才华。  

在校期间,她曾多次代表星海音乐学院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和演出,并荣获多项荣誉。她以其灵动活泼的演奏风格,参与多场重量级音乐会及赛事,如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广东音乐大赛、中国民族乐器民间乐种组合展演等,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2019年担任岭粤之韵女子民乐组合队长,率队参加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荣获全国第四名;2021年入选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族乐器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荣获组合展演奖(全国最高奖项)。另外,与广东音乐五架头粤趣组合及忘忧草组合合作演出,展现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曾在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歌声与微笑》栏目中担任琵琶及中阮演奏员,并受邀参加广东卫视粤语好声音、珠海民族乐团等平台的演出。此外还多次参与重要音乐会首演,包括《巴蜀歌谣—为钢琴与民族器乐六重奏而作》《飘风自南》等。

李君熙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琵琶及广东音乐的表演艺术,硕士论文《丝路音乐的创作特色与演奏技巧——以吴蛮六首琵琶曲为例》深入探讨了丝路音乐的演奏技法与文化内涵。此外还通过《广东音乐中的琵琶加花技巧分析》等学术作品,为民族器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教学领域,她注重将舞台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她指导的学生在多个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成果显著。  


陶亚娟

陶雅娟,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职教师,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广州歌剧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声乐教学与演唱以及童声教学研究。  

在教学方面,陶雅娟注重声乐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各类声乐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她的学生在(2023)第九届IAC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中国区决赛专业青年组二等奖、广州赛区青年A组三等奖,以及(2020)第六届澳门国际艺术公开赛中国赛区金奖、铜奖等多项荣誉。此外,学生在第八届IAC国际音乐节全国总决赛中也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陶雅娟在科研领域参与了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立项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并主持校级课题《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腰鼓文化》。她在《中国民族博览》《课程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涵盖高校美育、音乐教育创新等主题。

多年来,她因出色的教学与科研表现,多次获得殊荣,包括优秀教师称号及国际音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她作为撰写人之一的案例《传承岭南经典·歌颂时代新风》还荣获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在声乐艺术的实践中,陶雅娟秉持以美育人、以声载情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更注重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宋浩然

宋浩然,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分别获得流行演唱方向声乐表演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他不断深耕于声乐表演与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实践与教育经验,专注于流行音乐的演唱、创作及其教学推广。学术期间,宋浩然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包括《雨下一整晚》和《浓缩蓝鲸》,展现了他在声乐表演艺术上的深厚积累。他还多次参与星海音乐学院代表性演出,如花样年华演唱会和音乐剧《歌舞青春》,其中不少作品被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平台播出,广受观众好评。

宋浩然在大型音乐活动中表现卓越,多次担任主唱和领唱,包括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指导制作的原创歌曲《一起》和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特别策划的五四青年节节目《奋斗吧!青春》。他的音乐作品《青春守护者》《新的开始》等,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全球发行,展现了其音乐创作的艺术感染力。在声乐比赛中,宋浩然也屡获佳绩,如粤语好声音全球歌唱大赛八强、第十七届广东大学生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三等奖以及中国电信天翼飞YOUNG”校园好声音全国歌手大赛季军。他在指导学生比赛方面亦成果显著,多次荣获粤港澳大湾区声乐大赛及其他国际赛事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教学期间,宋浩然担任流行音乐学院流行演唱系本科助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与创新精神。作为录音歌手,他还参与了多项音乐及配音项目,其中包括为网络游戏《出道拜托了》配音,为其艺术实践增添了跨领域的多样性。他多次参与由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主办的文化活动,通过演唱和音乐推广,积极传播音乐的文化价值。


罗圣威

罗圣威,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专任教师,中共党员,大学讲师,“表演艺术”双师型教师,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及硕士阶段均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涵盖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以及舞台艺术表演。

截至2024年6月,罗圣威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先后荣获两次市厅级、两次校级及两次院级教学竞赛奖项,并曾受邀参加国内高端学术论坛,在论坛上发表学术演讲,展示了其深厚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在科研方面,他主持完成了两项市厅级课题项目和一项校级课题项目,并参与完成五项校级课题项目。同时,他在国内省级及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七篇,为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贡献了诸多理论成果。

在教学工作中,罗圣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多次斩获市厅级以上奖项,共计六次。同时,他以优异的工作表现获得了四次校级表彰,展现了其在教学与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和教学创新能力。

 


张琳琳

张琳琳,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任教师,中共党员,广东省钢琴学会会员。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修钢琴表演。在校期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音乐表演系,并以综合分第一的成绩免试保送攻读研究生,展现了卓越的音乐才华。她师从王大立教授,并在学习期间接受了谢耿教授、茅为蕙钢琴家以及赵晓生教授等多位名师的指导。

张琳琳在教育领域先后担任广州市第二少年宫特聘钢琴教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指导、以及广州大学附属艺术学校的艺术指导,积累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她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因材施教,培养的学生多次在省内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有多名学生成功考入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

在学术研究方面,张琳琳发表了多篇与钢琴教育和表演相关的论文,如《就练琴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谈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和《浅谈影响钢琴音色的诸多因素》,这些文章为钢琴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她还撰写了《感恩与激情,造就辉煌的光芒——王大立教授的钢琴艺术人生》,展现了对钢琴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在演奏领域,张琳琳曾多次获得国内外钢琴比赛奖项,包括第四届斯坦威钢琴比赛华南赛区青年组金奖、第四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演钢琴组全国金奖、韩国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银奖等。她还在2011年和2014年成功举办了两场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展示了她精湛的演奏技艺。

张琳琳的教学成果同样令人瞩目。她指导的学生在星光杯”“施坦威等赛事中屡获大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此外,她曾培养出两名高考视唱练耳满分的学生,在音乐教育领域备受肯定。

作为一名专注于钢琴教学与表演的音乐教育者,张琳琳始终以专业的态度和严谨的教学风格,为学生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


彭古丹

彭古丹,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民族女高音,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获声乐表演硕士学位。她是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广东省文化协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专注于民族唱法的教学与研究,致力于声乐艺术的传播与实践。

彭古丹在声乐领域取得了多项荣誉。2023年,她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广东赛区中荣获民族唱法优秀奖,并在第五届广州青年歌手大赛中摘得银奖。此外,她还在首届“央歌展”全国声乐展演中荣获最佳展播奖,2022年第八届孔雀杯声乐展演中获得音乐艺术院校银孔雀杯。早在学生时期,她便展现出卓越的声乐才能,在2017年首届“highC中国”女高音声乐大赛广州赛区中荣获金奖。

彭古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声乐活动。她曾于2022年参加“万山红遍百花开”万山红教授声乐大师班,2024年受邀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声乐教学展示与交流研讨会,并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声乐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她的声乐艺术不仅体现在教学中,更通过多种形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作为一名出色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彭古丹在江西南昌和广东广州成功举办过四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广受好评。同时,她还多次受邀担任各类大型活动的演唱嘉宾,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舞台表现力。她的原创作品《寻梦郴州》《新新的新建》《美丽的白云湖》亦深受观众喜爱,展现了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

彭古丹在教学与艺术实践中,秉持严谨态度与创新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艺术素养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新时代声乐人才。


李梦琦

李梦琦,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钢琴演奏博士(Doctor of Musical Arts)。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随后在英国约克大学攻读钢琴演奏硕士学位,并取得韩国世宗大学钢琴演奏博士学位。李梦琦是中国音乐学院考级考官、赫米奥拉文化签约艺术家、欧洲钢琴教师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钢琴教学与演奏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在学术研究方面,李梦琦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包括《德彪西的西方印象与东方美学的异曲同工》《拉威尔<华丽而伤感的圆舞曲>钢琴作品分析》《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研讨》等,内容涵盖钢琴演奏与教学、美学与音乐教育等领域。此外,她参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课题研究,探索互联网+”视域下的声乐混合式教学路径,并出版独著《钢琴音乐教学与演奏的多维探究》,为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在艺术实践方面,李梦琦多次受邀参与国际音乐活动和高水平演出,包括2020年首尔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音乐会、2021年中国留学生三校音乐会以及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她曾与釜山国际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并在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演奏贝多芬第14号钢琴奏鸣曲。此外,她在纽约艺术大师国际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受邀参加现代年轻艺术家音乐会。

李梦琦的学术与艺术成就受到业界高度认可,多次担任钢琴比赛评委,包括李斯特国际钢琴公开赛广州赛区、全国专业艺术赛事上海总决赛、第八届中国文化艺术节钢琴专场等。


林文珊

林文珊,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学士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修演出制作与剧场管理方向,硕士毕业于澳门理工大学,跨领域艺术专业。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消费、艺术市场营销及艺术机构运营,致力于探索艺术管理在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应用。

在学术与专业竞赛方面,林文珊表现突出,曾在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管理技能精英邀请赛中荣获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她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林文珊积极参与多个大型文化艺术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她参与策划与执行的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中国(江门)华人侨乡嘉年华、广东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惠州市惠阳区中国旅游日活动、视障人士戏剧欣赏项目《听见》、粤港澳大湾区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以及广州市南沙区首届青年志愿服务赶潮节等。此外,她还参与过星海风华星海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月开幕式音乐会系列和巨量中国城市峰会(广州站)的组织与运营,并在一台好戏文化传媒(广州)有限公司担任市场运营工作。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林文珊不断推动文化艺术管理领域的发展,以创新的视角为艺术产业的运营和传播注入活力。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实用的行业洞见,助力新一代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赖言洁

赖言洁,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长期致力于艺术传播、城市音乐文化以及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研究与实践。以深厚的学术背景与广泛的实践经验,她在音乐文化传播与艺术产业运营领域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

在职业生涯中,赖言洁先后就职于多家知名文化企业和机构,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12年至2015年,她任职于中国电信天翼爱音乐,从事营销策划,负责活动运营、曲库分类及版权信息整理等工作,为音乐数字化平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持。2015年至2017年,她加入乐都音乐集团,作为USMCE美国联邦音乐考级项目的引进负责人,积极推动国际音乐教育资源在国内的落地和推广。

赖言洁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与执行方面亦有重要建树。2020年,她担任“四海城爵士音乐节”的总策划和总执行,成功策划了一场融合艺术与商业的高水平音乐盛会。同年,她参与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广东省艺术节”项目,助力地方艺术文化发展。2021年,她受邀参与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的评选工作,展现了对戏剧艺术领域的深刻理解与专业见解。

在教学中,赖言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兼具艺术视野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张祖袖

张祖袖,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创业与舞台技术。现为艺术管理方向专任教师,承担策划书撰写、演出制作实务及舞台设计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本科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首届演出制作与剧场管理专业,硕士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艺术与文化管理专业,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张祖袖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技巧及表达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艺术管理知识。他主张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结合真实的演出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作为指导教师,张祖袖在学生培养与指导方面成果显著。在2024年10月举办的全国性艺术管理年会赛事中,他带领学生团队进入决赛并获得三等奖,为学校和学生赢得了荣誉。

张祖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专注于艺术创业和舞台技术领域,也致力于推动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他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助力学生在艺术管理和舞台技术领域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罗春子

李罗春子,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留德钢琴演奏博士,讲师,九三学社社员。她先后就读于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德国国立纽伦堡音乐学院及德国国立明斯特大学,完成了钢琴表演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习,并取得演奏家文凭。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方面,李罗春子专注于钢琴表演与艺术指导领域,曾担任德国明斯特大学声乐系及铜管系钢琴艺术指导教师。

2011年以来,李罗春子作为青年钢琴演奏家,受邀在欧洲多个国家举办钢琴独奏与重奏音乐会,演出足迹遍及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卢森堡等地。其中,她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皇宫音乐厅、明斯特市政厅音乐厅、法国巴黎Maisons-Laffitte皇宫音乐厅、意大利巴勒塔市政厅音乐厅、西班牙马德里教堂音乐厅等知名场馆献艺,其高水平的演奏广受赞誉。此外,她在2013年第23届意大利巴勒塔国际钢琴比赛中荣获第二名,进一步彰显了她卓越的演奏实力。

除演奏活动外,李罗春子还积极参与音乐节和学术交流。她曾于2016年受邀参加德国卡尔斯鲁厄Musik to go音乐节及Kinderfest音乐节,通过音乐普及与艺术展示,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商潆月

商潆月,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钢琴演奏硕士。她先后师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郑远博士、星海音乐学院沈惠莲教授以及美国曼尼斯音乐学院Vladimir Valjarević教授,并多次受到博复生教授、诸大明教授和蔡崇力教授的指导。在本科阶段,商潆月曾入选由杜宁武教授发起的钢琴系室内乐艺术指导课程计划,积累了丰富的室内乐实践经验;硕士阶段,她辅修钢琴教学法,专注于钢琴教育学历史的研究,探索以音乐品味与技术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商潆月多次受邀参加重要音乐活动,包括曼尼斯之声音乐节,并多次代表曼尼斯音乐学院在公开场合演出。她的演出足迹涵盖了美国和国内多个舞台,如纽约麦迪逊大道基督教长老会教堂、Stiefel音乐厅,以及国内的白云区少年宫和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厅等。她在2024年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展示了她深厚的钢琴演奏功底和音乐表现力。此外,自2023年起,她担任白云区景泰小学艺术指导,参与了多场演出和比赛,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贡献了专业力量。

在比赛中,商潆月同样成绩斐然。她在2021年亚洲钢琴公开赛全球选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总决赛中获得银奖;在第二届华沙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斩获金奖;在第七届IAC国际音乐节广东省赛区中荣获二等奖。这些奖项充分展现了她卓越的钢琴演奏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商潆月始终致力于钢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在演奏中展现独特的音乐语言,还通过教学和艺术指导,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演奏能力。她的教育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与表达能力,倡导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实践机会,深受学生的喜爱与肯定。


曾婧莹

53FD6

曾婧莹,广州新华学院声乐专任教师,抒情花腔女高音,声乐表演博士。她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博士学位则获得于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曾赴意大利、美国、韩国、台湾以及国内多个城市参加声乐研修课程和学术会议,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学术与艺术实践经验。

曾婧莹多次在国内及韩国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受邀前往意大利、美国等地参加音乐会演出,展现了卓越的声乐表现力与舞台感染力。她在国际声乐比赛中成绩斐然,包括荣获第46届Citi Philharmoni Orchestra比赛第一名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此外,她随武汉音乐学院音教学院合唱团参与各类合唱比赛与演出,并在2014年合唱金钟奖中获得银奖,为团队的卓越表现增添光彩。

作为一名声乐教育者,曾婧莹不仅注重学生演唱技巧的培养,更致力于音乐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演出与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成长路径,深受学生好评。


林永旷

166D0

林永旷,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合唱指挥专任教师,中共党员,合唱指挥硕士研究生,中国合唱协会和广东省合唱协会会员。他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苏严惠教授学习合唱指挥,并接受过杨鸿年教授、弗内德·勋伯克博士、罗曼斯·瓦纳格斯博士、王燕老师、于磊博士及法国鲁昂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克劳德教授等多位中外名师的指导,指挥风格沉稳细腻,表现力极具感染力。

现任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合唱团常任指挥,同时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大学生合唱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广州市铁一中学合唱团的常任指挥,并兼任东莞艺术高中(第五高级中学)合唱团的艺术顾问及常任指挥。他承担《合唱与指挥》《合唱排练》《合唱基础》《合唱》《专业技能实践》和《视唱练耳》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涵盖合唱训练、指挥法及舞台艺术表演实践。

在专业领域中,他曾带领多支合唱团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2015年,他指挥合唱团参加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合唱组别一等奖。2017年,他率队赴拉脱维亚里加参加世界合唱大奖赛暨第三届欧洲合唱锦标赛,斩获公开赛爵士流行组金奖、室内合唱组金奖第一名,并成功晋级大奖赛,最终共获三金一银。2019年,他带领团队参加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百歌颂中华”合唱比赛及瑞典哥德堡的世界合唱大奖赛,分别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及多个顶级金奖。此外,他曾受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邀请赴美国芝加哥参加大湖音乐节,顺利完成访问交流。

教学成果方面,林永旷指导的合唱团在各类赛事中多次获奖。2023年,他指挥合唱团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声乐类甲组一等奖,并在广州市第十七届学校合唱节中获中学组第一名。同年,他带领团队参加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合唱类甲组一等奖,并获推荐至教育部参评,个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4年,他指导音乐系合唱团参加第八届新加坡国际合唱节,获得女生组银奖及民族组铜奖。他所指导的多支大中小学校合唱团在省市级及以上赛事中频频获奖,并多次举办专场合唱音乐会,广受好评。

林永旷在教学中注重以实践为导向,强调艺术表现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结合,通过细腻的艺术指导和严格的排练,为合唱艺术的推广与发展培育出大量人才。


史扬子

史扬子,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获音乐表演本科及声乐表演艺术硕士学位,现兼任星海音乐学院流行演唱与音乐剧教师,同时担任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流行音乐分会副秘书长,并为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会员。史扬子致力于流行音乐与音乐剧表演的教学与推广,其教学风格细腻、生动,深受学生喜爱。

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史扬子在学习期间表现优异。2017年,她在德国柏林艺术节声乐个人赛中斩获第一名;2019年,她在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办的流行歌手大赛中荣获第二名;2021年,她凭借出色的演唱实力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情系羊城•放歌岭南”青年歌手大赛中荣获流行唱法金奖。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她在音乐表演领域的专业水准,也彰显了她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在艺术实践方面,史扬子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她曾参演音乐剧《妈妈咪呀》,饰演主角Donna,展现了她在音乐剧表演方面的实力与潜力。她连续两年在汕头举办《OUT OF DARK》个人公益音乐会,以音乐传递温暖与希望。2020年,她参与录制了央视频抗疫音乐作品《我们》,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艺术力量。2022年,她受邀参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主办的建团100周年歌曲《闪亮》的录制。此外,她还在星海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两场个人音乐会,展示了她深厚的艺术功底与音乐才华。

2024年,史扬子在汕头市举办了由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办的“留住这时光•刘亘&史扬子”演唱会,以真挚的歌声与观众分享对音乐与生活的感悟。她的艺术实践不仅为她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学生树立了实践与艺术相结合的优秀榜样。


李嘉惠

李嘉惠广州新华学院音乐系教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学理论方向,师从著名艺术学,教育学博士后 Овсакина Галина Петровна 教授。

现为音乐系理论教研组教师,教授课程有:音乐教育心理学、基本乐理与音乐常识,主讲音乐教育理论专业课。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学生们畅游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扇通往音乐奥秘的大门。

在博士就读期间,积极投身于各类学术活动。多次受邀参加俄罗斯当地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在会议中展现出卓越的学术见解,把《中国传统非遗音乐昆曲》带去国际会议上,与俄罗斯学者们进行精彩的演讲,赢得了众多教授学者们的赞赏!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音乐学者,向世界推崇中国民族文化。在会议上,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会议文章,这些文章受到了与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在俄罗斯核心期刊 ВАК 上发表了多篇极具价值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深入探讨了中国非遗音乐艺术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为该领域的学术发展贡献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研究能力。在202312月通过俄罗斯教育部最高答辩委员会博士研究生学位答辩,其学术成果是对其学术能力的有力佐证。还受邀参加过庆祝校庆“200周年纪念音乐会合唱团表演。

主要研究方向广泛而深入,涵盖跨国音乐艺术理论研究,在这个方向上,试图打通不同国家音乐艺术理论之间的壁垒,探寻其中的共性与差异;中国非遗音乐研究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深入挖掘那些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记忆的音乐瑰宝,为非遗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俄罗斯现代音乐艺术研究让能在异国音乐文化中汲取灵感,分析俄罗斯现代音乐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还有音乐教育心理学,深知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的紧密联系,致力于探索如何通过心理因素更好地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